最近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焦虑感,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观察和思考,我认为需要直面这些问题并尝试给出回答。
本文是对当前生活状态和问题进行研究并剖析的思想实验,总结用于指导生活和工作的思想工具。作为个人方法论,其中包含大量的主观内容。
面对焦虑
我认为,焦虑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。
当面对一个复杂的棘手问题、处理社会关系、对未来生活的迷茫等等,它们所引发的焦虑都是因为对未来没有足够的确定性,让人陷入一种自我怀疑的状态。
信息爆炸
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时代,每个人都可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,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、科技的进展、娱乐信息、八卦新闻等等,几乎你想知道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获取到海量的内容。
互联网确实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小了。世界是精彩的,但驱动它的也是一个个平凡的人。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展现自己生活的精彩,枯燥的生活则隐于网络之外。
互联网能让我们快速了解这个世界的最近进展,但同时也包含了巨量无意义的数字噪声和垃圾信息。随着内容推荐算法的崛起,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都是针对个人偏好的精准推荐的,形成了一个无形的数字茧房。
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和错综复杂的观点,接触到的信息太多,但不知道自己要怎么做。这也是我认为焦虑的另一个诱因,即信息爆炸,信息过载也会导致焦虑和困惑。
判断信息的来源和价值是必要的。对同一件事情,尝试多看一些不同角度的观点,不要盲目站队,接受事情的多面性和观点差异,尽量站在客观的角度求同存异。
职业焦虑
关于职业焦虑,我以前常想,不能把自己的技能局限在某一种技术或者产品上,但是发现工作几年之后,业务接触越深入,越不可避免地会把所有精力和时间聚焦到了某个行业和某种技术上,产生了一种行业绑定的焦虑感。
就像教培行业,K12市场的消亡,和从业者又有多大的关系呢?这种事情发展方向是不以从业者的意志为转移的。
当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,作为普通人如何打破职业围城,是一个非常难以找到明确答案的问题。可能唯一能做的,只有保持行业敏感度,尝试不同的可能性,让时代的车轮晚一点碾到自己身上。
而且,还要警惕那些贩卖焦虑的事情,尤其是当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意。
贪婪,焦虑,缺乏耐心,是韭菜三大共性素质。迎合贪婪,贩卖焦虑,速成承诺,是割韭菜的三大标准姿势。
贩卖焦虑的本质,是在大肆渲染不确定性的同时制造需求,提供一个让你认为不用付出太多精力的低成本解决方案。让为生活筋疲力竭而又渴求改变的人,得到一些心理安慰,或许就是它们唯一的作用。这也是贩卖焦虑的生意源源不断地以各种包装形式出现的原因吧。
适度地焦虑能够促进积极性,不甘落后的渴望是动力,但不要陷入自我怀疑的无意义内耗中去,相信自己。
认清现实
幻境再美终是梦,珍惜眼前始为真。
当遇到麻烦的问题,可能会本能地趋利避害,但逃避对解决问题于事无补,拖延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。事实上,这个世界并不总是按照我们的预想发展,及早面对现实,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是必要的。
把时间的跨度拉长,所有麻烦的事情最终都会得到解决。当经历过之后转过头来想想,很多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,不要让恐慌的心态占据主导,淡然面对。
用一个程序员笑话来说:代码和人,有一个能跑就行。当然,这是玩笑,对于要解决的事情还是要100%的认真对待的。
我能接受尝试了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,也不能忍受不做任何尝试就放弃。因为在最终的答案揭晓之前,只要有一丝改变的机会,都不应该放弃。
好像现在的社会风气,“奋斗”都成了贬义词,躺平摆烂才是政治正确。尊重每个人的选择,做好自己的事情,不要好为人师。关注产出和真实的收获,不要有形式上的自我感动。
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哪怕天不随人愿,失败也要让自己无怨无悔。
关注本质
这个世界上,很多的事情,如果能尽早地看清楚本质,就能找到需要关注的方向,在执行时避免很多无用功。
马斯克推崇“第一性原理”,它指的是:回归事物最基本的条件,将其拆分成各要素进行解构分析,从而找到实现目标最优路径的方法。
我非常赞同。我认为,在对事情的处理中,不管是技术的、非技术的,都尽量将最终的核心诉求浓缩成一个不可改变的信息,然后根据这个确定的信息,反推来规划实践、设定目标。
以招聘为例,很多岗位限定的门槛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为了解决信任关系。学历、工作经验、大厂光环,都是证明候选人能力的手段。它们都只是为了解决信任关系引入的一种量化标准,而且是一种简单粗暴且有效的筛选手段,“这个人工作了这么多年/学历这么好应该能力不会差”正是基于这种思维。
但其实,展示能力的方式不只有这些。既然门槛的本质上是为了解决信任关系降低筛选的成本,当无法直接满足筛选的要求,就要在其他的方面去突出你的能力,让信任在你身上变成一种可量化的指标。
我做过可行的最朴素的实践。可以写文章,搞开源项目,积极在社区内交流技术,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你,并认可你的能力。这样就能让他们信任你的能力能够满足要求,也能获得更多的机会。
学历是离开了那个年纪之后就难以弥补的事情,但它不是人生中无法逾越的鸿沟。上学时的成绩,只代表了那个人生阶段。成绩和能力并不能严格地划等号,人生很长,还是有很多可以改变的机会,只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了。
与其对过往不能改变的事情悔恨,不如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事情,着眼未来。
分解问题
前面提到,焦虑的一大诱因,是对于复杂问题的不确定性。如何克服这种不确定性,乃至最终解决问题,就需要对它进行最大程度地任务分解。
在计算机科学中,分治法是基于多项分支递归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。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两个或更多的相同或相似的子问题,直到最后子问题可以简单的直接求解,原问题的解即子问题解的合并。
异曲同工,在程序开发中也经常会对需求的分析和拆解,把功能细化为实现步骤。把一个庞大的复杂问题,拆解为一个个能够轻易实现的小问题,就是建立确定性的过程。
我将博客命名为“循迹研究室”,源于我做技术的一种心态,把未知转变为已知的一种思维。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坚信一点:没有玄学。
当出现问题时,首先要寻找切入点,只要能得到任何一点点有价值的信息,Log、出现问题的时机、甚至是操作的步骤,都是能够开始排查的线索,按照线索逐渐去逼近事故现场,自然就会有解决方案了。
学习任何新东西的过程也是这样。首先要有个目标,然后有个大致的方向,从一个能执行的切入点,不断迭代去逼近目标。
所谓“循迹研究”,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细微线索去探索本质!
在具体实践中,以写文章或技术研究为例。我在循迹研究:如何写好一篇技术文章中详细提到的观点,也是对目标进行详细地分解评估,逐步实现的过程。
复利思维
复利,是一个金融概念。是指在一定周期内,利息的计算不仅基于本金,还基于本金产生的利息。复利思维之所以重要,在于它描述了一种理想的收益情况,让收益转变为本金再进行迭代收益。
这种思维不仅适用于金融投资,也可以应用于个人成长和发展方面。例如,当你拥有某种技能或经验时,你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资产,并通过持续学习和应用来实现复利效应,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和成长。
把复利思维应用到生活中,就是要将今天所做的事作为明天的基础,并持续不断地迭代。微小的积累所带来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时间滞后才能凸显其作用。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,如果持之以恒,把时间跨度拉长,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巨大的收益。这是一个“厚积薄发”的过程。
用复利思维把所做的事情归纳出一种可以量化的指标:它的意义、带来的价值、以及能否与其他已有的东西组合起来形成新的正向反馈。分析自己的技能点,尝试把不同领域的技能结合起来形成合力。
并且,还可以利用金融学的概念建立一张人生的资产负债表。
了解自身有哪些有价值的方面,健康的身体、和睦的家庭、工作的技能都是人生的资产。对自身的价值评估发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,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事情,以及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。
而人生的负债,是那些想做还没做、做了没做好、以及目前没能力做的事情。人生的追求,就是不断地增加“资产”,降低“负债”的过程。
我在每年年底都会做一次当年的年度总结,整理一年内做了哪些事情,有哪些计划之外的,又有哪些在计划之中但没有做到的。让对自己的了解更清楚一些,不至于浑浑噩噩又一年。
快速试错
在确定性上积累,在不确定性上低成本试错。
无恒产者无恒心。每个人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不一样,决定了在做事情时对风险的认知不同。尤其是在没有确定性的事情上,ALL IN是很难的,也是有巨大风险的。
一定要避免赌徒心态,对不确定性的事情要谨慎做决策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试错的成本太高,要选择比较稳妥的方式。要快速低成本试错,不要把周期拖长,如果不能达到预期就果断舍弃。
警惕陷入“沉没成本”的恶性循环中,试错的成本已经消耗,当它被证明是不切实际时,再进行持续地投入只会浪费更多的成本,不能让它影响决策的结果。
结语
我认为,在一个复杂和变化的世界中寻找确定性,需要直面焦虑,探索自己的热情和目标。关注本质和分解不确定性。保持现实感和谨慎,持续积累和快速试错,保持对事物的灵活态度。
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,就是变化本身。